《二十四史論贊七十八卷》,清陳闡编。清光緒二十年(1894)長生書室刻本。半葉九行二十一字。大黑口,上下單邊,左右雙邊,单鱼尾。框高12.8釐米,寬10釐米。版心上刻“二十四史論贊”,下印“長生書室”。卷端署“南海陳闡六微編輯”。前有光緒二十年鄭毓岷序,又光绪二十年陳闡自序。《凡例》十则。

陳闡,字六微,清末廣東南海人,書齋名“長生書室”,自號長生書室主人,生平不詳。

是書為陳闡採摭二十四史各紀傳後論贊一段依次彙編,凡字句標目悉遵殿本,而論贊之名則本諸《史通》。包括“史記”四卷、“漢書”三卷、“後漢書”四卷、“三國志”三卷、“晉書”五卷、“宋書”三卷、“南齊書”二卷、“梁書”二卷、“陳書”二卷、“魏書”三卷、“北齊書”二卷、“周書”二卷、“隋書”三卷、“南史”四卷、“北史”四卷、“舊唐書”五卷、“新唐書”四卷、“舊五代史”二卷、“新五代史”三卷、“宋史”六卷、“遼史”二卷、“金史”三卷、“元史”一卷、“明史”五卷、“諸史表志目錄”一卷,共七十八卷。其中除《三國志》、《舊五代史》以朝代區分外,本紀一類不與列傳相混,無論篇頁多寡,均作一卷。是書以論贊名篇,凡紀傳内文字槪不闌入,惟《史記》自敘、《漢書》敘傳、《南北史》敘傳表文與“循吏、儒林”各傳總敘,以其詞旨與論贊相同,皆坿錄。《元史》紀傳俱無論贊,僅錄其“儒學、良吏、孝友、隱逸、列女、釋老、方伎、姦臣”八傳,總序以取僃,數其紀傳名字,悉坿“補遺”。紀傳姓名無論贊者不錄;有數人同列一傳而論贊,則依抉擇或有或無或分或合;若同列一傳,傳後止坿一論,則不問其有無論及,盡錄之;雜傳姓名有論贊者,全行標列,有總序而無論贊,則分疏其名於總序目下;序論俱無者,則闕之;紀傳姓名凡闕而不錄者,則分坿各史之後,名曰“補遺”;凡表志各序,俱不坿錄,惟存其目於篇末。

鄭毓岷序云:“宋人編纂,例增於前,史鈔立門,其目有四,或合者離之,或詳者簡之,或存其精語,或割其藻詞,而彙輯論赞曾未之及,學者憾焉。子元譔《史通》,謂每卷立論,其煩已多。嗣論以赞為黷彌甚,此特為譔史言耳。若夫後人讀史,循此而覽其褒貶、究其成敗興壞與夫作者史才之優劣,亦可少得其槪。陳生六微夙研古籍,近採諸史論贊,次而錄之,足補宋以来所未僃。”陳闡自序亦云成書事由:“夫史有論贊,《史通》列之詳矣。其灋顯于馬史,成于班書,范陳㠯下恪守莫易,揆其立言本旨,亦左氏所偁君子意夫。余性魯,常㠯二十四史夥够,未可殫究,乃悉掇其論贊而次錄之,將㠯便記誦也。客有勖余坿梓者,余曰:‘搜擇刺取,或陋乎?’客曰:‘魯之《萅秌》,孔子亦取其義耳,而文與事則置之,何哉?闕其餘卽提其要也。逮覌《宋志》,别刱史鈔一門;離析而編纂者,則有《通鑑總類》;简汰而栞削者,则有《十七史詳節》;採摭文句、斷取詞薻者,則有《史漢精語》、《兩漢博聞》,故眞西山論次文章正宗,亦㠯議論敍事分門别隸。今子㠯博取,㠯約存,俾千百秊古人之得失,政治之興替與作史者才識學之高下,可槪見矣。誠舉㠯公諸同好,足補歬代輯本所未僃。’余韙其議為栞行之尢。賴博雅君子不棄諓陋,分任校讐。吾願讀是書者,或因此而增重焉,則余之幸矣。”

書内無他人批校。

扉頁鐫篆書“二十四史論贊”及署款“陳闡六微甫篆”,扉頁背刻“光緒甲午夏日長生書室刊行”。“史記”四卷卷末鎸“番禺俞恩榮校”;“漢書”三卷卷末鎸“合浦曾其藻校”;“後漢書”四卷卷末鎸“山陰陶成器校”;“三國志”三卷卷末鎸“番禺范公詒校”;“晉書”五卷卷末鎸“番禺陶炳熙校”;“宋書”三卷卷末鎸“南海邵墉校”;“南齊書”二卷卷末鎸“新會譚學裴校”;“梁書”二卷卷末鎸“番禺凌鶴書校”;“陳書”二卷卷末鎸“嘉定錢毅校”;“魏書”三卷卷末鎸“順德盧乃潼校”;“北齊”二卷,一卷卷末鎸“順德張詠唐校”,二卷卷末鎸“嘉定錢毅校”;“周書”二卷卷末鎸“漢軍韓貞元校”;“隋書”三卷卷末鎸“南海譚步雲校”;“南史”四卷卷末鎸“花縣利璋校”;“北史”四卷卷末鎸“番禺李文綱校”;“舊唐書”五卷卷末鎸“南海羅汝楠校”;“新唐書”四卷卷末鎸“南海梁慶年校”;“舊五代史”二卷卷末鎸“順德馬衍鑑校”;“新五代史”三卷卷末鎸“順德盧寶彜校”;“宋史”六卷,前四卷卷末鎸“香山黃映奎校”,后二卷卷末鎸“南海馮鼎新校”;“遼史”二卷卷末鎸“海陽周鞏校”;“金史”三卷卷末鎸“番禺李文燿校”;“元史”一卷卷末鎸“高要蘇元玠校”;“明史”五卷,一、三、四卷卷末鎸“南海符仕龍校”,二、五卷卷末鎸“南海符燿龍校”;“諸史表志目錄”一卷卷末鎸“南海符仕龍校”。按:俞恩榮(1862-?),字仁軒,一字訒甫,廣東番禺人。廩貢生。光緒十六年(1890)選學海堂專課肄業生。十七年(1891)正月選廣雅書院肄業生。曾其藻,廣西合浦人,光緒十一年(1885)已酉科拔貢,正白旗官學漢教習,官石城教諭,[民国]《合浦县志》卷四有傳。范公詒,字伯言,廣東番禺人,光緒七年(1881)學海堂專課肄業生,光緒十七年優貢生,後選為學海堂學長。著有《水經注書目碑目存佚考》1卷、《粵東金石略補證》2卷、《宋元刻漢書考》1卷、《潔盦文集》2卷。[民國]《番禺縣續志》卷二十三有傳。陶炳熙,字檀洲,廩生,廣東番禺人,善駢體文。邵墉,字芑裁,廣東南海人。工篆書。光緒十四年(1888)選學海堂專課肄業生。譚學裴,廣東新會人,光緒十七年縣學附生。淩鶴書(1854-?),字孟征,廣東番禺人,光緒十五年(1889)乙丑恩科舉人。專研經史。久任八桂中學校長。著有《瀛海論箋正》、《海闊天空簃詩鈔》。曾任[民國]《英德縣續志》總纂,參纂[宣統]《番禺縣續志》。盧乃潼(1849-1927),字清輝,號梓川,廣東順德人,著名教育家暨中醫學家,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首任校長。韓貞元,字黼庭,廣州駐防旗人,光緒十年(1884)選學海堂專課肄業生,通數學。後選學海堂學長。譚步雲,清末民國廣東南海人,曾任賓上遷中學堂第一任校長。利璋,廣東花縣人,曾纂[光緒]《花縣鄉土志》。李文綱,字伯提,廣東番禺人。生員。光緒十六年選學海堂專課肄業生。民國重修《番禺縣續志》時任分校。羅汝楠(1871~1946),字憩棠,廣東南海湖湧村南頭人。光緒十九年(1893)選學海堂專課肄業生。後奉派遊學日本。光緒二十九年(1903)任教忠師範學堂地理教員。民國三年(1914)任南海中學第二任校長,民國十年(1921)任廣東省教育會評議員。民國二十一年(1932)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任教。著有《中國近世輿地圖說》二十三卷、《歷代地理志彙編》。盧寶彜(1862-?),字衛星,廣東順德人,盧乃潼之弟,光緒十七年正月選學海堂專課肄業生,同月補廣雅書局肄業生。選丁西科拔貢。光緒二十七年(1901)副貢。黃映奎(1855-1929),字日坡。廣東香山人。學海堂專科生。光緒二十七年歲貢。梁鼎芬倡議修《廣東通志》時,其受聘任通志局分纂,並創辦中國文專科學校,授徒達30餘年。晚年入羅浮酥醪觀為道士。著有《續廣東通志藝文略初稿》、《國朝嶺南駢體文鈔》、《山堂思舊集》、《感書雜詠匯存》等。符仕龍,廣東南海大瀝雅瑤村人,光緒二十五年(1900)舉人。

是書《中國善本書提要》、《中國古籍善本書目》未收。《中國古籍總目》史部•史鈔類•通代之屬存目,書名編號史10704995。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、北京大學圖書館、上海圖書館入藏。國家圖書館、上海圖書館、吉林圖書館藏有清光绪二十八年文渊山房石印本。

書内無鈐印。

此書收錄於《廣州大典》第354-355冊。


Azad.